隨著PLG的爆紅,新聯盟T1職籃緊跟著在今年5月宣布成立,原先預定四支球隊,卻在3個月後突然新增桃園雲豹、台南兩支球隊,隨著兩支新球隊的成立,一票早已經退役沒球打的球員突然重獲新生,但整體來說這樣的狀況對球迷甚至台灣籃壇真的是好事嗎?
隨著PLG的爆紅,新聯盟T1職籃緊跟著在今年5月宣布成立,原先預定四支球隊,卻在3個月後突然新增桃園雲豹、台南兩支球隊,隨著兩支新球隊的成立,一票早已經退役沒球打的球員突然重獲新生,但整體來說這樣的狀況對球迷甚至台灣籃壇真的是好事嗎?
台灣籃壇這幾年國際賽成績每況愈下,雖然幾天前在驚滔駭浪之下擊敗關島,但除了CBA的幾名球員之外,在國內聯賽的球員幾乎沒有太多表現,從中就可看出台灣籃球的球員水評漸漸出現M型化,最有競爭力的球員他們會往中國發展,而留在台灣的頂尖球員,來到國際賽往往只能當個陪襯的綠葉,更遑論國內聯賽一口氣出現17支球隊分化戰力,個對的邊緣球員真正的球技是否有達到"職業"規格?
根據先前報導,台南隊已經鎖定五位球員,除了選秀會選進的林梓峰、吳念哲之外,蔣喬安、曾品富、龍弘元三人都早已退役至少一年,如今又要來到等級更高的職業舞台能發揮多少戰力?我想球迷可能也是不期不待。
T1聯盟若能維持原先的四隊規模,加上開放亞洲外援,整體強度絕對不輸PLG甚至可能更強,但在兩支新球隊成軍後,聯盟的水平已經參差不齊,如沒意外元年將是台啤和補進胡瓏貿的海神爭霸,中信第三,太陽第四,而台南、桃園兩支新成立的球隊基本上就是陪打,他們的本土戰力可能連UBA四強都摸不到,在這樣的狀況下倉促宣布成軍,如果還要球迷買單,那真的說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