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籃壇近日傳出遺憾消息,PLG高雄鋼鐵人因營運不善確定解散,成為繼台啤英熊和台中太陽之後,近年來又一支職業球隊退出舞台。消息震撼台籃圈,也讓同樣深陷低潮的TPBL新竹攻城獅成為關注焦點,前球員林力仁更公開建言球隊應及早止血。
台灣籃壇近日傳出遺憾消息,PLG高雄鋼鐵人因營運不善確定解散,成為繼台啤英熊和台中太陽之後,近年來又一支職業球隊退出舞台。消息震撼台籃圈,也讓同樣深陷低潮的TPBL新竹攻城獅成為關注焦點,前球員林力仁更公開建言球隊應及早止血。
鋼鐵人解散的消息尚未正式公告,但多方消息已證實內部資遣與球員合約終止程序正在進行中。面對台籃整體環境低迷、球隊普遍虧損的現況,知名球評哈孝遠近日在節目《籃球話事人》中透露,攻城獅在季外已釋出4名球員,且「聽說還會繼續有動作」,暗示球隊內部正在大幅調整。
對此,過去曾效力攻城獅的林力仁表示:「我覺得滿可惜的,其實他們可以選擇賣球員補洞。」他直言,「可以考慮賣高國豪,養了五年卻無法帶來戰績幫助,不如趁現在換一套陣容試試看,捆包的也可以。」此番發言雖然直白,但也反映出球隊在多年投資後仍無法擺脫墊底困境的事實。
事實上,新竹攻城獅自成立以來幾乎年年投入大筆資源補強,但戰績始終不理想。相較於擁有大型金主如富邦、台新等企業撐腰的隊伍,攻城獅的資本條件相對薄弱,若無法在短期內翻轉戰績與市場表現,恐怕將步上鋼鐵人後塵。
隨著台灣籃球熱度逐漸退燒,職業聯盟面臨更嚴峻的營運挑戰。林力仁提出的「主力出售止血」策略,雖然可能引發球迷爭議,但對於資源有限的球隊而言,或許是不得不考慮的現實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