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右投鄧愷威在洛杉磯道奇主場先發登板,首局就正面對決日籍球星大谷翔平,靠著招牌的Sweeper與速球將其三振,隨後也解決了MVP強打貝茲(Mookie Betts)。值得一提的是,上一次有台灣投手三振大谷,已是2019年的王維中,時隔超過2300天,鄧愷威再度寫下紀錄。此役也受到日媒高度關注,鄧愷威最終繳出3局6次三振,其中2K來自大谷翔平,展現壓制力。不過,由於控球不穩導致保送過多,他僅投74球就退場。外界普遍認為,他將會是明年WBC中華隊最重要的投手戰力。
台灣右投鄧愷威在洛杉磯道奇主場先發登板,首局就正面對決日籍球星大谷翔平,靠著招牌的Sweeper與速球將其三振,隨後也解決了MVP強打貝茲(Mookie Betts)。值得一提的是,上一次有台灣投手三振大谷,已是2019年的王維中,時隔超過2300天,鄧愷威再度寫下紀錄。此役也受到日媒高度關注,鄧愷威最終繳出3局6次三振,其中2K來自大谷翔平,展現壓制力。不過,由於控球不穩導致保送過多,他僅投74球就退場。外界普遍認為,他將會是明年WBC中華隊最重要的投手戰力。
不過,關於鄧愷威是否適合成為「生死戰王牌」也引發熱議。有網友指出,他雖是當前台灣最強投手,但投球特性「過於骰子型」,控球狀況常有起伏,甚至能在一局內出現連續觸身球。這種不穩定性在例行賽或許無傷大雅,但若放在WBC對韓國的關鍵戰役,可能風險過高。該網友認為,更合適的組合是莊陳仲敖與徐若熙,兩人兼具Stuff與控球能力,能降低比賽變數;至於鄧愷威,則建議派去面對日本,「贏了賺到,輸了也不影響晉級」。
另一方面,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支持者認為,鄧愷威能在大聯盟三振大谷兩次,足以證明他球威具備壓制力。雖然控球偏向「骰子型」,但若狀態在線,面對日本武士隊依然具威脅,或許能製造意外驚喜。他們質疑若不使用鄧愷威,那麼現階段還有誰能比他更適合挑戰高層級強敵?
此外,也有人討論比賽調度策略,認為WBC並非單純看勝敗,而是要計算小組互咬的失分率。若派鄧愷威對日本,至少能展現競爭力;而對澳洲、捷克這類比賽,則可以將徐若熙、玉米、莊陳仲敖等投手配置上場,把資源放在更有把握的關鍵戰役。
綜合來看,鄧愷威的「王牌定位」已獲得多數球迷認同,但如何運用他、該把他排在哪場比賽先發,則成為WBC中華隊教練團必須審慎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