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職籃整合破局!原本期盼的雙聯盟合作,如今正式宣告破裂,PLG與TPBL確定分道揚鑣。在合作破裂後,PLG目前僅剩領航猿、台南獵鷹與富邦勇士三支球隊,球迷關心的焦點也迅速轉向:下賽季PLG將如何營運?
台灣職籃整合破局!原本期盼的雙聯盟合作,如今正式宣告破裂,PLG與TPBL確定分道揚鑣。在合作破裂後,PLG目前僅剩領航猿、台南獵鷹與富邦勇士三支球隊,球迷關心的焦點也迅速轉向:下賽季PLG將如何營運?
按照現行職業聯盟運作邏輯,至少需要四隊才能維持基本賽程與聯盟平衡機制。但現階段,「第四隊」仍舊成為PLG最棘手的問題。過去曾傳出打算重啟解散的高雄鋼鐵人,或從TPBL挖角球隊,不過據了解,目前相關可能性都偏低,進展有限。
而在近日又有新傳聞傳出,PLG疑似洽談海外球隊加盟成為第四隊,盼以跨國聯盟概念撐起賽季。不過此構想尚未成局,實際進度仍處在洽談階段,即使成真,未來如何調整賽制與賽程仍是難題。
不過有圈內人士就擔憂,這類策略恐怕只是「病急亂投醫」。雖然跨國聯盟聽起來具創新潛力,但涉及賽程調度、旅費成本、主場經營與球迷凝聚力等問題,實務操作難度極高。此外,也有意見指出,若「硬湊」一隊湊滿四隊即開賽,可能導致聯盟競爭性失衡、商品價值下降,長遠將傷害整體品牌信任。與其急於應付下一季賽事,不如花時間重整體質,思考聯盟長遠結構與願景。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雙聯盟破局對PLG明年賽季的衝擊將更大,未來如何調整體質、補足球隊數量,將攸關聯盟存續與職籃整體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