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FIBA亞洲盃即將開打,中華隊24人名單日前公布,FIBA官網同步釋出多支球隊的宣傳素材,中華隊的主視覺人物再度是PLG新北國王球員盧峻翔,引起球迷熱議。雖然他未被列入中華隊最終12人名單,卻仍成為FIBA行銷台灣男籃的代表,遭質疑與PLG近年來的操作脫不了關係。
2025 FIBA亞洲盃即將開打,中華隊24人名單日前公布,FIBA官網同步釋出多支球隊的宣傳素材,中華隊的主視覺人物再度是PLG新北國王球員盧峻翔,引起球迷熱議。雖然他未被列入中華隊最終12人名單,卻仍成為FIBA行銷台灣男籃的代表,遭質疑與PLG近年來的操作脫不了關係。
FIBA在本屆亞洲盃的社群宣傳中,再度將盧峻翔作為「中華隊代表」進行曝光,儘管中華隊陣中擁有旅外主力林庭謙、劉錚、陳盈駿,還有阿巴西、林秉聖、胡瓏貿等真實力戰將,甚至賀家兄弟此次也首度加入國家隊,卻獨缺這些主力身影。
事實上,盧峻翔過去幾屆國際賽表現平平,即便在對紐西蘭與菲律賓的比賽中有亮眼片段,整體仍非球隊主軸,甚至就重要性可能連前10都排不上。然而他頻繁現身於FIBA官方行銷素材,甚至超越旅外球星或即戰力強將,被質疑是PLG聯盟與FIBA在背後推動「特定球星行銷策略」的結果。
不少球迷在社群表示不滿:「中華隊海報怎麼又是他?」「都沒進12人了還硬要放?」「這種形象代表讓人以為我們就只剩他能打。」也有人認為這是PLG聯盟長期操作的一部分,目的在於提升自家球員的亞洲能見度。
對於中華隊品牌形象與FIBA亞洲舞台的「代表性」,此舉也讓不少籃球迷開始反思:誰該代表中華隊站上國際舞台?是話題操作,還是實力證明?隨著亞洲盃開打在即,這場「視覺之爭」恐怕還會繼續延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