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屆威廉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持續進行,中華藍隊今日迎戰來自菲律賓的SGA職業隊,最終以56比67吞下敗仗。比賽結束後,不少球迷開始擔心中華藍在亞洲盃的晉級前景。然而或許有不少球迷不清楚,這支菲律賓隊其實並非國家隊,而是一支實力甚至凌駕於國家隊的精銳傭兵聯隊。
攤開陣容比較 SGA整體戰力勝於菲律賓國家隊
若從陣容結構來看,SGA這支代表隊無論在經歷、聯賽層級或洋將戰力,都遠勝菲律賓在亞洲盃派出的國家隊。以控球後衛為例,國家隊的Scottie Thompson僅在PBA(菲律賓職籃)平均約10分,而SGA的Jason Brickman曾在T1聯盟以洋將身份效力,即便不是頂尖外援,基本實力也遠高於Thompson這類純本土球員。
洋將實力壓制 SGA外線火力全面升級
在二號位,菲律賓國手Dwight Ramos長年以亞外身分征戰B.League,場均約10分,但SGA的Ian Miller曾在法甲、德甲、土耳其等高層級聯賽效力,並留下法甲場均17.2分的成績,火力與對抗強度皆優於Ramos。此外三號位的Rhenz Abando雖場均略遜於Calvin Oftana,但具備旅外資歷與爆發力,在競爭層級更高的環境下也維持一定輸出。
Roberson vs Brownlee NBA等級對決亞洲大殺器
最具話題的四號位比拼莫過於Roberson與Brownlee。Brownlee雖在亞洲賽場經驗豐富、表現穩定,但Roberson曾獲選NBA年度防守第二隊,近年則效力於實力堅強的法國聯賽,防守與身體素質明顯更勝一籌。這樣的對位差異,也直接反映在比賽結果中。
五號位拉鋸 Sotto與Agee互有輸贏
五號位的Kai Sotto與Steven Agee兩人數據不分上下,前者在日職聯賽平均13.8分、9.5籃板,後者則在法甲繳出11.2分、5.4籃板的成績。儘管數據上Sotto略勝一籌,但聯賽整體強度仍使這組對位被評為五五波。
替補陣容深度驚人 SGA堪稱亞洲超級戰隊
更誇張的是,SGA板凳還擁有長年旅歐的美籍洋將DJ Fenner、菲律賓歸化洋將Kouame,以及前菲律賓第一控,目前在日職擔任亞外後衛的Kiefer Ravena等人,整體深度與實戰經驗全面壓過菲律賓傳統國家隊。若這樣的隊伍代表出戰FIBA正式賽事,絕對有能力衝擊前三名,而中華藍僅以個位數吞敗,加上地貼不利因素,種種考量下球迷真的不必太過看衰,畢竟亞洲盃不可能碰上整隊半數球員都是美籍球員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