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投手古林睿煬在加盟日職軟銀鷹後繳出連續好投,近期更在第三場登板中繳出封神成績,引發球迷高度關注。然而也有不少球迷開始回頭探討,為何這位潛力投手在高中畢業後選擇投入中職選秀,而非直接旅外發展。
台灣投手古林睿煬在加盟日職軟銀鷹後繳出連續好投,近期更在第三場登板中繳出封神成績,引發球迷高度關注。然而也有不少球迷開始回頭探討,為何這位潛力投手在高中畢業後選擇投入中職選秀,而非直接旅外發展。
PTT棒球版近日有網友以〈當年古林國外簽約金是開多低才沒出去?〉為題發文指出,與古林同屆的旅外球員如林鋅杰(簽約金25萬美元)、張景淯(72萬美元)皆已赴美發展,質疑古林當年即便有傷勢疑慮,但憑藉評價與潛力應不會遜色,直言若有50萬美元行情應該毫不猶豫選擇出國。
針對此一話題,鄉民紛紛留言討論古林當年條件與行情背景。多位球迷指出,古林高中時期球速雖達147公里上下,但受限於傷勢與體型條件,加上國際賽表現未突出,導致外籍球探關注度有限,影響簽約金評估。不少網友提到,「不要把現在的古林當成當年的古林」,他在高中階段定位偏向變化球投手,進入職棒後經統一獅重訓與養成計畫才逐漸蛻變成速球型剛投,球速更從147公里推進至目前的157公里。
除了體能條件之外,也有球迷貼出過往訪談影片,指出古林本人曾透露因傷勢加上國際賽表現不佳,導致旅外機會有限。另一名專業球迷補充,當年確實有國外球隊對古林與同屆捕手戴培峰表達興趣,估計古林的簽約行情約為30萬美元上下,應不至於超過50萬。相較之下,選擇留在中職爭取一軍實戰經驗與職業球團資源,對當時的古林而言可能是更穩妥的發展路線。
回顧古林選擇投入中職選秀並被統一獅簽下,隨後歷經手術復健與球速改造,如今逐步兌現潛力,也讓當年的決定顯得更加合理。隨著他在日職表現引起國際關注,也讓更多人重新檢視台灣球員在「旅外或留台」之間的生涯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