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學年度JHBL國中籃球聯賽20日於苗栗巨蛋劃下句點,最終由金華國中以132比70橫掃尋求衛冕的信義國中,奪下隊史第8冠,同時也創下JHBL冠軍賽最大分差紀錄。然而在這場令人讚嘆的勝利背後,卻也暴露出一項不容忽視的隱憂——國內青少年籃球員身材條件逐年「矮化」的現象日益嚴重。
113學年度JHBL國中籃球聯賽20日於苗栗巨蛋劃下句點,最終由金華國中以132比70橫掃尋求衛冕的信義國中,奪下隊史第8冠,同時也創下JHBL冠軍賽最大分差紀錄。然而在這場令人讚嘆的勝利背後,卻也暴露出一項不容忽視的隱憂——國內青少年籃球員身材條件逐年「矮化」的現象日益嚴重。
金華奪冠風光 場上卻無一人突破190公分
本屆冠軍戰雙方實力落差懸殊,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奪冠的金華,或是亞軍的信義,陣中竟無一人身高超過190公分。作為國中甲級聯賽的最高殿堂,這樣的數據不禁讓人對國內基層籃球的發展現況感到憂心。
16隊僅3人破190 最矮僅153公分
根據本屆JHBL登錄資料,總計16支球隊中,身高突破190公分者僅3人,最高者為錦和國中的國三中鋒許丞甫,身高195公分。而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聯賽中有多達31位球員身高不足170公分,甚至有4人身高不到160公分。其中最矮的明仁國中後衛古杰穎僅153公分,與最高球員相差達42公分。
矮小體型成主流 籃球培訓環境亟待反思
從整體數據觀察,國中籃壇身材矮小球員比例偏高已非偶發現象,而是趨勢使然。雖然部分小個子球員技巧成熟、球感出色,但身材條件的普遍不足,對於未來升學至高中、乃至投入職業層級賽場,勢必形成發展上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