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聯盟TPBL前新竹攻城獅總教練林冠綸,近日在聯盟球評小胡主持的節目中受訪,親自回顧執教攻城獅時的重要選秀決策。他點名第二季選進的狀元朱雲豪,並直言當年選擇他的背後,其實是出自於陣容上的「不得不」。
新聯盟TPBL前新竹攻城獅總教練林冠綸,近日在聯盟球評小胡主持的節目中受訪,親自回顧執教攻城獅時的重要選秀決策。他點名第二季選進的狀元朱雲豪,並直言當年選擇他的背後,其實是出自於陣容上的「不得不」。
林冠綸表示,攻城獅創隊初期急需一名具備外圍火力的側翼射手,而該屆選秀中表現最佳的兩位射手為謝亞軒與朱雲豪。然而謝亞軒最終選擇加入T1聯盟,使得攻城獅僅剩朱雲豪可選,因此「理所當然地」以狀元籤將他選進。
不過,林冠綸也坦言,朱雲豪在學生時期主要打的是4號位,攻城獅卻因人力配置而將他拉到3號位使用,導致適應上產生不少問題。他直言:「朱雲豪不會處理球、防守也不好,球商也不是很高,這些都是轉型三號位後的明顯短板。」
對於朱雲豪遲遲無法適應三號位,林冠綸也提出兩個關鍵因素:「一是球隊的養成方向,二是球員本身有多少上進心。」言下之意,不只是教練團的責任,球員本身的學習態度與企圖心,也將決定轉型的成敗。
朱雲豪作為攻城獅建隊初期寄予厚望的選秀狀元,近年來的表現與球隊期待仍有落差。林冠綸的這番話,無疑點出了球員養成過程中角色定位與態度管理的重要性,也引發外界對當年選秀決策的再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