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BA亞洲盃籃球賽第三階段,中華籃協正式公布16人集訓名單,整體來看陣容完整度堪稱歷年最佳。然而在這份名單中,仍有幾個選人細節引發討論,尤其是SBL的藍少甫以及TPBL的林俊吉、陳冠全,他們的入選相較其他球員更具爭議性。
FIBA亞洲盃籃球賽第三階段,中華籃協正式公布16人集訓名單,整體來看陣容完整度堪稱歷年最佳。然而在這份名單中,仍有幾個選人細節引發討論,尤其是SBL的藍少甫以及TPBL的林俊吉、陳冠全,他們的入選相較其他球員更具爭議性。
藍少甫入選合理?瓊斯盃表現成關鍵
身為SBL球員的藍少甫,雖然所在聯盟競爭強度較低,但近年來在瓊斯盃的穩定發揮,使他獲得教練團信任。相比之下,PLG的陳范柏彥、謝宗融在本季聯賽中也有不俗表現,理論上具備挑戰名單的資格。不過考量到這三名長人在國際賽的功能性差距不大,加上藍少甫在瓊斯盃曾有過好表現,最終入選並不令人意外。
陳冠全位置較穩 林俊吉競爭激烈
相較於藍少甫,TPBL的陳冠全與林俊吉的入選更具爭議性。陳冠全雖然表現並非頂尖,但由於台灣本土長人資源有限,因此他的入選相對合理。反觀林俊吉,過去幾年在國際賽的表現始終未能令人信服,雖然本季TPBL數據不差,但在後衛人才濟濟的情況下,是否應繼續給他機會仍存疑。
其他後衛更值得機會?競爭白熱化
若從國內後衛競爭來看,扣除落選的日職好手游艾喆外,PLG的李家慷、白曜誠、谷毛唯嘉,以及TPBL的丁聖儒、陳懷安、蘇文儒,近年來在聯賽都有亮眼表現,卻始終未能被選入中華隊。相比之下,林俊吉過去國際賽未有亮眼發揮,卻持續獲得機會,這點確實值得商榷,也讓外界認為應該適時給其他後衛新血一個機會。
最終12人名單仍待觀察 磨練為主
雖然這三名球員的入選引發討論,但他們最終能否擠進12人正式名單仍是未知數。目前看來,這三人的主要作用仍是進隊磨練,對於中華隊的最終戰力影響有限。教練團在後續的集訓與熱身賽中,將進一步評估最終的12人陣容,以確保能派出最具競爭力的球員征戰FIBA亞洲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