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籃壇自「少俠」田壘後,陸續出現不少具潛力的200公分級長人,當前效力福爾摩沙夢想家的馬建豪,被視為台灣近年來最具天賦的長人之一。然而,當他與今年投入選秀的雷蒙恩相比,兩人的天賦差距顯而易見。
馬建豪兩年前參加CBA體測時,身高202公分,站立摸高260公分,原地起跳摸高324公分,助跑起跳則為341公分。這些數據在台灣已算不錯,但相比身高198公分的雷蒙恩,後者站立摸高248公分,原地起跳摸高335公分,助跑起跳高達350公分。雖然雷蒙恩的身高略低,但在彈跳能力上卻遠超馬建豪,場上9公分的差距顯得至關重要,尤其在制空權的爭奪上,雷蒙恩更具優勢。
除了彈跳,速度和力量也成為兩人差異的另一關鍵。雷蒙恩在今年體測中的禁區四點移動與折返跑數據均為最快,而馬建豪雖然無相關數據,但從實戰觀察,他在帶球推進全場時的速度與雷蒙恩相比,差距明顯。如果說速度和彈跳兩個人差一個級別,那如果要比到身體對抗,兩個人的差距恐怕是三個級別以上,馬建豪身體對抗能力一直以來都是他的最大短版,這也是他未能留在CBA的原因,即便放在台灣,他的身體對抗能力依舊在平均線以下,相反地,雷蒙恩在對抗性方面表現頂級,這將是他進軍台灣職籃的強大優勢。
在技術層面上,雷蒙恩的運球能力更為靈活且穩定,儘管偶爾會出現翻球問題,但相較於馬建豪,他的控球變化性明顯更佳。這與兩人協調性的差異有著直接關聯,馬建豪在台灣「純」本土長人中協調性算是不錯,但和在美國能打控球後衛的雷蒙恩相比,仍顯得稚嫩。
總結來看,雷蒙恩在夏季聯賽已展現出「用天賦打球」的實力,儘管運球技術仍有待加強,但憑藉他的第一步速度與體能條件,他能在台灣職籃輕鬆單打所有本土球員,他的身體強度甚至可以讓他扛到「小球陣容」的4號,而馬建豪在這方面的表現則顯得力不從心,唯有一投。
綜觀兩人,馬建豪除了比雷蒙恩高出4公分外,唯一能勝出的可能只有投籃動作稍微流暢,但兩人實際在外線出手穩定性沒有太大差異。馬建豪的投射雖然更多,但準確性欠佳,雷蒙恩同樣敢投,但穩定性也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