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日本男籃打出讓全世界眼睛都為之一亮的成績,相較於日本男籃,台灣職籃近年蓬勃發展,不過國際排名卻越來越下滑,近日就有球迷討論台灣籃球排名下滑的主因,很大程度和球員近年薪水水漲船高有關。
今日有一名網友就在PTT「台籃板」上寫道「設身處地想想,如果你是台籃球員,薪水高,在國內又沒人打得贏你 一堆球迷跟你交換賴,你把持得住嗎?想想生活也不用太累吧,開著寶馬去比賽,舒舒服服當工作,就像你讀台大進台積,你也不會想拼國外的工作吧。」
他直言「像大聖這種自律型的,自主訓練、覺得自己還不夠,應該是台籃的少數了」,林秉聖過去幾年雖然經常有一些負面風波,但論這幾年的進步幅度說第二大概也沒人敢說第一,這和他的自律精神有關。
另一名網友也提到,高薪和舒適的環境使得球員進步停滯。他指出,像日本足球J聯盟和籃球B聯盟的經驗顯示,國內聯賽很難練出高階選手,太舒適會讓球員失去鬥志。日本聯賽的做法是連續三年虧錢的球隊會退出聯賽,變相實現薪資上限,球員要高薪就必須往國外高階聯盟發展。
而從近年本土球員的一些合約就能看出端倪,多數球員在國內能拿到的合約都遠超出海外聯賽,其中又以台籃中上層級的這群人佔多數,如盧峻翔、林俊吉、高國豪、馬建豪這群人,據了解他們都有機會前往CBA或是日本聯賽發展,但海外聯賽願意提供的薪水遠低於他們在國內聯賽拿的錢,這使得他們選擇留在舒適區,而不願出國挑戰更高層級的舞台,這群人往往只需要再將球技提升一個層級,就有機會在海外聯賽拿到遠高於國內聯賽的薪資,但這幾年下來這些 球員的個性讓他們停留在原地。
總結來說,台灣籃球員薪資高、競爭不足,使得他們缺乏動力進步,這可能是台灣籃球國際排名下滑的重要原因。要提高競爭力,可能需要借鑒日本聯賽的經驗,通過制度設計激勵球員走出舒適區,追求更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