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成立的台灣籃球名人堂協會於今天完成票選今年首屆名人堂成員工作,在律師洪國勛見證下,確定球員類由陳祖烈、王毅軍、唐雪舫、荊玲(女);教練類洪金生、裁判類湯銘新以及特殊貢獻類嚴慶齡、王士選計8人入選,預訂於10月24日舉辦正式入堂頒獎儀式。
台灣籃球名人堂協會於去年正式成之後,隨即展開今年評選第一屆名人堂成員作業,去年11月成立典章委員會,由前國體大副校長張思敏擔任主委,訂定「台灣籃球名人堂評選規章」辦法,分成球員類、教練類、裁判類、球隊類及特殊貢獻類等五大類進行遴選。
今年2月依規章成立提名委員會,由本會副理事長石德忠擔任主委,3月底完成提名作業,計選出四大類18位候選人(球隊類缺)。4月交接評選委員會,由前資深媒體人楊楚光出任主委,計有43位委員包括有多年資歷的球員、教練、裁判、相關人士及媒體人組成,完成投票作業密封後,於今天在洪國勛律師、理監事孫國昌、王金城見證下,進行開票作業,實收41張有效票,確定當選人名單,理事長王信良與秘書長馮同瑜共同主持。
完成這項歷史性任務,評選委員會主委楊楚光雖不克出席開票過程,但他對此次入堂選手,表示最高的敬意!此外,典章委員會主委張思敏及提名委員會主委石德忠,均表達感謝所有人協助完成這項台灣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任務,並恭喜所有首屆名人堂成員。
此次第一屆名人堂是以1973年以前的早期籃球人為候選對象 往後將朝年輕化方向努力進行,以期使更多的籃球偶像及對台灣籃球有貢獻的籃球前輩,都能陸續的進入名人堂。
以下為入選成員介紹
球員類:
陳祖烈:1933年出生,從1956年開始籃球國手生涯,歷經墨爾本奧運,東京亞運,智利世界盃,第一屆亞洲男籃賽。曾於智利世界盃7場比賽共得141分,票選為十大明星球員之一,另1959年四國五強賽對漢城之役獨得52分,1960年羅馬奧運對奧地利之役獨得51分,均為國際籃壇罕見紀錄。
王毅軍:1926年出生的他,當選過七屆國手參加過第二屆世界盃、墨爾本奧運、羅馬奧運、第二、第三屆亞運及第一屆亞洲錦標賽。第二屆世界盃為其代表作8場比賽攻下80分,名列十大射手第五位,獲選為明星球員。
唐雪舫:1924年出生,籃球生涯參加墨爾本奧運、羅馬奧運、第二屆世界盃、三屆世界盃、二、三屆亞運及第一屆亞洲錦標賽等國際性賽事,1960年代最具知名度的球星之一。
荊玲(女):1945年出生,1965年披上中華隊戰袍,參加第一屆亞洲盃女籃錦標賽,球技出眾獲選最佳五人。1968年第二屆亞洲盃女籃錦標賽在台北中華體育館舉行,以168公分的身高及驚人的彈跳,力抗各國長人陣,又獲選為最佳五人,也是當代唯一連續兩屆獲選為最佳五人的第一人,該年並獲致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的殊榮。
教練類:
洪金生:1918年出生、2006年辭世。純德女籃創辦人,擔任過第一屆、第二屆亞洲盃中華女子籃球隊教練及第五屆、第六屆威廉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顧問,終其一生秉持著籃球為其生平職志的信念,為台灣女籃奠定了厚實的基礎,並贏得了「女籃教父」的稱謂。
裁判類:
湯銘新:1928年出生、2013年辭世。1948年上海體專畢業後考取裁判,成為我國第一批國際裁判,來台後進入台大任教,1964擔任東京奧運男籃賽裁判,並曾擔任過男籃教練,集裁判、教練、行政於一身的台灣籃球重要人物。。
特殊貢獻類:
嚴慶齡:1909年出生、1981年辭世。裕隆集團創辦人,1965年響應政府成立裕隆男籃隊,所有球員比照公司同仁給薪及福利,對其後籃壇球員照顧影響甚鉅,多年後再成立台元女籃,均是至今仍在台灣籃壇活躍的球隊。也曾出任首屆籃協理事長,為台灣籃球培育優秀球員,提倡籃球風氣做出重大貢獻。
王士選:1914年出生、1983年辭世。1936年柏林奧運中華男籃國手,於軍中組訓籃球隊歷時十餘載,率領七虎男籃隊轉戰大江南北捷報頻傳,來台再造高潮,帶動籃運正起的台灣大步向前,退居幕後仍繼續推動籃運功在台灣籃壇。